当奇瑞撞上丰田,这才是国产车该有的实力
朋友圈一致认为,其他自主品牌不一定好,但安全一定要牢牢把握。 这一优势直接让自主品牌“公路坦克”的形象深入人心。 我们还寻找了各种碰撞事故的表现,发现自主品牌的安全性真是太好了。
至少在市区相对低速碰撞的情况下,迪斯的竞品确实表现不错。
当然,这并不是针对任何人,而是意味着,在同价位的产品中,自主品牌在安全性方面必须占据较高的位置。 其实不是自主品牌太强,而是合资品牌太弱。 在成本控制面前,减少配置就成了难题。 业内公开的秘密。
例如,一辆10万级的长安CS75追尾了一辆10万级的凌派。 理论上来说,车尾的粗防撞梁比车头的零件更坚固。 不过,在这次事故中,明显看出凌派的维修成本并不算太低,但相比之下CS75似乎更有底气。
不过用SUV去撞轿车多少有些不客观,但需要知道的是,CS75的前防撞梁的高度与凌派的后防撞梁的高度并没有偏离太多。 这基本上是一场硬度的竞赛。
卡罗拉的碰撞无疑是一起重大事故。 B柱需要“大手术”。 右前轮因强烈冲击力脱落,整个前轴需要维修。
其实这样一款卡罗拉的保养意义并不是太大。 当然,由于前轴受力,更多的冲击力通过前轴传递,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变形。
VV7 以前轴为中心全力撞击卡罗拉。 事实上,它受到了一定的损失,但整体冲击变形并不算太大。 但由于机舱零部件布局繁琐,VV7不得不更换零部件。 不低于。
需要理解的是,每当车头撞击横轴时,车头都会受到相对的冲击,而就卡罗拉的变形量而言,冲击力并不小。
追尾卡罗拉的奇瑞瑞虎更好地展现了它的钢铁骨头。 在安全性方面,独立产品没有自己的经验。 他们不仅需要堆砌材料,还需要拿出更好的设计理念。
基本上我们就可以确定这辆卡罗拉事故车的全貌了。 以后后桥都需要修理,甚至后驱动系统可能会损坏。 更不用说防撞梁、保险杠、后挡泥板、后地板都需要修理。 再次强调,这样的修复成本肯定不会太低。
再看这辆瑞虎3,水箱之前就损坏过。 格栅、保险杠、防撞梁、水箱及配件需要更换。 由于撞击位置较低,因此无需更换前灯。 就塌陷强度而言,不如卡罗拉严重。
事实上,从专业的角度来看,一辆汽车的安全性不能仅仅通过碰撞结果来判断。 速度、角度和产品质量都直接影响碰撞结果。 正是因为碰撞的复杂性,各大评估机构才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估。 ,对车辆在不同速度下进行严格的碰撞测试。
那么要测试什么? 一是测试车辆的损坏程度以确定车辆的修复价值,二是测试保护人的能力,包括车内和车外的乘员。
单从车辆本身的安全性来说,决定安全系数的关键因素有两个:白车身设计和钢材。
其中,白车身的设计与碰撞时的能量传导路径直接相关。 一个框架设计合理的产品,首先必须通过车身结构的塌陷来吸收碰撞能力,然后利用坚不可摧的舱体包裹来保证内部构件的安全,也就是说,应该硬的是硬的,该软的就是软的。
吸收能量并不是坏事。 世界顶级汽车公司正在研究能量吸收技术。 有效化解碰撞力,保护乘员安全是主要研发路径。
既然软是研发路径,那么硬也是不可或缺的问题。
如何保证硬度? 关键在于钢材的材质。 根据数据显示,强度越高,难度也越大。 钢材强度实际上有两个指标,一是抗拉强度,二是屈服强度。
敲黑板! 对于汽车来说,抗拉强度是没有意义的。 您的车辆在碰撞过程中不会受到拉力。 相反,它将受到屈服力的影响。 所以不要被一些厂家的拉伸强度标定所迷惑。 确保取决于屈服强度。
钢材的屈服强度越高,其硬度就越高。 如果白车身设计合理,钢材强度高,车辆的扭转强度就会更高。 当然,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,今天就不讲了。
国产车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长处,但是确实够硬的,因为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在保证安全性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。 高强度钢材和坚固的车身结构使碰撞系数更好。 ,国产车确实很难。
一个典型的例子是,比亚迪在设计S6时,最大限度地进行了防撞钢梁的设计,将防撞钢梁紧紧地固定在保险杠上。 极致的车身安全性能确实安全,但并不能保护行人。 没那么强。
这是自主品牌的设计理念,一切以车辆和车内乘员的安全为中心。 所以,国产车的优势可能不仅仅是配置的优势,还有安全方面的优势。